產業新聞
學界新聞

2025 11/01 ~ 11/07 量子產業新聞

# 11/1 ~ 11/7 量子產業新聞
  1. D-Wave Advantage2 正式投入美國政府應用:量子退火技術邁向國防實戰場域
  2. PIC Summit Europe 2025:聚焦光子晶片打造量子與 AI 新硬體生態
  3. Quantinuum 商用推出 Helios:以極致準確度開啟「生成式量子 AI」時代
  4. 新加坡國家量子辦公室 × Quantinuum:建立亞太首個 Helios 中心,推動量子計算產業化
  5. Classiq 登上 AWS Marketplace:加速企業量子採用與雲端整合
--- ##

D-Wave Advantage2 正式投入美國政府應用:量子退火技術邁向國防實戰場域

D-Wave Advantage2
Advantage2 進駐美國防務重鎮,進入實戰級部署

2025 年 11 月 3 日,**D-Wave Quantum Inc.** 宣布其最新一代退火式量子電腦 **Advantage2** 已於 **Davidson Technologies**(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部署並開放美國政府單位使用;這是 D-Wave 首次將量子退火技術引入國防級應用場景,象徵量子運算正從研究與商業原型階段,邁入具實際戰略價值的部署時代。 - **技術亮點一覽** 1. **全新 Advantage2 系統:更大規模、更高連結** 4,400+ 量子位元與 **Zephyr** 拓撲提升量子位元間的耦合密度與可擴展性。此設計讓退火過程能涵蓋更複雜的優化問題,如任務排程、資源分配與組合設計等。 2. **國防級混合運算平台** 該系統不僅提供本地部署,也與 D-Wave 的 **Leap** 雲端平台整合,支援 **Quantum-Classical Hybrid** 工作流程,讓政府單位能在安全環境中同時運行經典與量子退火任務。 3. **部署於航太與防務樞紐** Davidson 長期承接 **DoD/NASA** 專案,這次合作標誌量子技術正式進入軍事、航太與關鍵基礎設施運算的核心區域。 - **為什麼這值得關注?** 1. **量子退火走向「實戰」應用** 退火式量子電腦不再只是研究展示,而是實際被納入軍事與政府的決策流程。從國防後勤、衛星任務到材料模擬,這些高維度優化問題正是量子退火的強項。 2. **雲端到在地安全部署** 過去量子計算多倚賴雲端服務,如今 Advantage2 在國防基地落地,代表「量子基礎設施」正成為戰略資產,與傳統超算中心並列為關鍵科技設施。 3. **量子供應鏈戰略化** 美國政府明確支持國內量子技術的在地化部署,顯示各國未來可能將量子電腦視為「國安級科技」,推動供應鏈安全與製造自足。 - **生態系與未來展望** Advantage2 的落地不僅對 D-Wave 意義重大,也標誌著量子產業格局的轉折。退火技術以「先落地、可應用」的優勢,率先打開政府與產業市場;未來,這樣的混合量子–經典系統將被應用於國防後勤優化、能源網路調度、智慧交通、材料設計等領域。對台灣與亞洲地區而言,這趨勢揭示量子運算的戰略化正加速:如何結合半導體製造、AI 運算與量子演算法開發,並建立安全可信的在地部署能力,將成為進入全球量子生態的關鍵門票。 👉[完整文章](https://reurl.cc/dqG5yq) --- ##

PIC Summit Europe 2025:聚焦光子晶片打造量子與 AI 新硬體生態

PIC Summit Europe 2025
PICs 成為量子連結與 AI 通訊的關鍵支柱

2025 年 11 月 4–5 日,在荷蘭班霍芬舉行的 **PIC Summit Europe 2025** 迎來超過 700 位來自全球光子晶片與半導體產業的設計者、製造商、整合商、OEM、投資者與思想領袖,共同探討**「光子晶片 (Photonic Integrated Chips, PICs)」**在量子計算、人工智慧及數據通訊領域的關鍵變革。 - **技術與產業亮點** 1. **量子 × AI 的整合需求** 本屆峰會主題為「Scaling together in a dynamic world」,強調光子晶片在應對 AI 模型爆炸式增長、數據中心功耗飆升中的角色。其中特別指出,光子晶片具備高速資料傳輸、低延遲與高頻寬的特性,與量子運算中的通訊與連結需求高度契合。 2. **上下游全員參與** 參會代表涵蓋設計、製造/晶圓廠、封裝、測試、系統整合與應用端。焦點議題包括:光子晶片製程擴產、可靠性提高、與電子/量子系統整合、封裝成本下降、以及產業標準化。 3. **亞洲節點對接歐洲生態** 峰會亦有台灣、日本、新加坡等代表團出席,參觀歐洲生態系並宣布後續合作,突顯光子晶片與量子、AI 生態的國際化趨勢。 - **為什麼這值得關注?** 1. **光子晶片是量子生態中樞** 在量子運算、量子通訊與量子感測中,光子晶片不僅是連結量子位元與經典系統的高速通道,更是實現分布式量子網路、低延遲控制與大規模量子系統的一環,光子技術的成熟,等同於量子生態進入下一階段。 2. **從研究走向量產** 多年來光子晶片多為研究與原型證明階段。此次峰會聚焦「規模化製造、成本下降、產業化應用」等議題,顯示產業正在從實驗室邁向工廠、從設計樣本走向量產供應鏈。 3. **台灣可搶關鍵位置** 對於台灣而言,若能在光子晶片製程、封裝整合、系統應用(尤其量子/AI應用)方面提早布局,將有機會透過與歐洲/美國主流生態接軌,成為亞太區域的重要合作節點。 - **生態系與未來展望** PIC Summit Europe 2025 的舉辦,不僅是一場業界盛會,更象徵著光子晶片產業由「技術萌芽」向「系統化、量產化、應用化」轉型的關鍵轉折。未來可關注的發展路徑包括: 1. 光子晶片與量子裝置/網路的深度結合,如芯片級光子互連、量子光子模組化。 2. 製程與封裝成本下降,封裝技術、測試流程與系統整合將是瓶頸。 3. 全球製造網絡與合作生態的擴張,亞洲、歐洲、北美各有布局,跨區域合作成為常態。 對於台灣與亞洲的量子/光子產業生態而言,若欲在這波浪潮中占據先機,應同步提升「材料/製程能力」與「系統應用能力」,並積極融入國際生態系合作與標準制定。 👉[完整文章](https://reurl.cc/xKGx4b) --- ##

Quantinuum 商用推出 Helios:以極致準確度開啟「生成式量子 AI」時代

Quantinuum Helios
以「準確度 × 混合運算」作為新世代量子競爭焦點

2025 年 11 月 5 日,**Quantinuum** 正式宣布推出全新商用量子電腦 **Helios**,這款系統被定位為「全球最準確的量子電腦」,標誌著量子運算正式進入可支援 **生成式量子人工智慧(Generative Quantum AI, GenQAI)** 的新紀元。Helios 不僅延續 H-Series 的離子阱架構,更引入新一代錯誤抑制技術與即時混合控制系統,使量子硬體首次具備能直接驅動 AI 應用的精度與穩定性,為量子產業開啟了全新的應用篇章。 - **技術亮點一覽** 1. **量子閘準確度達業界巔峰** Helios 採用 trapped-ion 架構,透過 Quantinuum 自主開發的誤差補償演算法與高穩定性雷射控制,使 two-qubit gate 的錯誤率降至 0.01 % 以下,創下目前商用系統的最佳紀錄。這樣的精度意味著,開發者能在未使用完整錯誤更正的情況下執行更長深度的演算法,為複雜量子模擬與生成式 AI 提供硬體基礎。 2. **即時混合運算 × Guppy 語言** Helios 配備 Real-Time Hybrid Control Engine,可在量子與經典處理器間進行毫秒級的指令回饋。搭配新推出的 Guppy 語言(與 Python 完全相容),研究人員可於同一環境中撰寫並調度量子與經典任務,顯著降低 VQE、QML 與 GenQAI 等混合工作流程的開發門檻。 3. **面向 AI 與科學模擬** Quantinuum 指出,Helios 將成為企業與研究機構開發生成式 AI 模型、量子化學模擬、材料設計與金融最佳化的核心運算平台。其強大的量子態生成能力讓模型能利用量子隨機性進行資料增強與特徵提取,為 AI 開啟新一層表徵空間。 - **為什麼這值得關注?** Helios 的問世代表量子運算從「實驗演示」跨入「實際可用」的關鍵轉折。過去幾年,量子電腦的競賽焦點多停留在量子位元數與可擴展架構,但 Quantinuum 此次選擇以「準確度」與「混合運算整合性」作為突破方向,顯示整個產業正由硬體規模競賽轉向「精度競爭」。更重要的是,Helios 以可支援生成式 AI 為核心,讓量子計算不再只是物理與化學領域的專用工具,而成為新世代 AI 模型訓練與資料生成的潛在加速器。當量子裝置開始能產生高維、非古典的機率分佈,AI 產業將迎來結合量子態與神經網路的新架構,從資料生成、模型壓縮到決策最佳化皆可能受益。 - **生態系與未來展望** Helios 的推出不僅是一項技術突破,更象徵量子生態系的結構性轉變。Quantinuum 透過 TKET 編譯器、Guppy 語言與 Helios 硬體所構成的垂直整合體系,正試圖建立一個從演算法到應用皆自成閉環的「量子平台生態」。隨著全球企業與科研機構日益重視「量子可用性(Quantum Utility)」與「生成式量子智能(Generative Quantum Intelligence)」的標準化議題,Helios 勢必成為產業觀察的焦點。未來 Quantinuum 計畫與 RIKEN、NQCC 與歐洲超算中心等單位合作,推動多節點容錯與跨平台運算協作,使量子資源能像雲端 GPU 一樣彈性部署。對 台灣 而言,這代表新的機遇:不僅可從 AI-Quantum 融合應用開發切入,也能以製造與半導體工藝優勢布局量子控制晶片、低溫模組與光學互連等關鍵環節。Helios 的誕生預示量子產業將由研發競技場走向產業化前線,為全球 AI 與科學計算帶來真正可落地的量子算力。 👉[完整文章](https://reurl.cc/EbnzA1) --- ##

新加坡國家量子辦公室 × Quantinuum:建立亞太首個 Helios 中心,推動量子計算產業化

2025 年 11 月 5 日,**新加坡國家量子辦公室(National Quantum Office, NQO)** 與 Quantinuum 宣布締結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啟動一項橫跨硬體、軟體與人才培育的量子加速計畫。根據協議內容,Quantinuum 將於 2026 年在新加坡部署其最新商用量子電腦 Helios ——這將是 Helios 首度於美國以外地區落地。雙方同時宣布開放 Helios 雲端接取服務,並於新加坡設立 研發與營運中心(R&D and Operations Centre),以推動跨國科研機構與企業的合作,涵蓋 AI、材料、藥物設計與金融等多重領域。 - **技術亮點一覽** 1. **2026 年本地部署 Helios** Quantinuum 將與 NQO 及 A*STAR 共同完成 Helios 系統的實體部署,打造東南亞首個可進行原生運算的量子研究平台。研究人員可透過本地節點或雲端 API 直接連線 Helios,支援混合運算與實驗演算法開發。 2. **研發與營運中心** 全新 R&D and Operations Centre 將作為 Quantinuum 在亞洲的研發樞紐,聚焦中介軟體(quantum middleware)、容錯運算及產業應用模組開發,預計與本地大學與新創公司展開聯合研究。 3. **應用導向合作** 雙方初期將聚焦四大應用主題:藥物發現與分子模擬、金融與風險建模、新材料與化學設計和組合最佳化與供應鏈分析 4. **人才培育 × 生態建設** 本計畫由 National Quantum Computing Hub(NQCH) 統籌推進,將舉辦量子程式設計工作坊、學術合作課程與產學實習,建構可持續的量子人才管線,促進科研成果轉化。 - **為什麼這值得關注?** 1. **亞太首台 Helios** Helios 的正式落地意味著新加坡將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個部署 Quantinuum 旗艦系統的國家。此舉不僅強化新加坡在亞太的量子地位,也代表量子產業鏈正從歐美研究中心,向亞洲形成第二支軸心。 2. **從科研到應用轉化** 新加坡此次合作並非單純的硬體導入,而是涵蓋 應用研發、產業共創與人才培育 的完整閉環。這意味著量子技術已從「概念驗證」階段,逐步邁向能支撐實際企業應用的**「可用性(Utility)」**時代。 3. **跨境合作擴散效應** Helios 的部署及雲端開放,將讓周邊國家(包含台灣、日本、韓國)可透過 NQCH 進行聯合研究與共用運算資源,促成亞洲區內的跨境量子科研網絡,並降低研究機構與新創團隊的進入門檻。 4. **公共政策 × 企業戰略** 此合作是 NQO「國家量子戰略」的核心行動之一,展示了公共部門如何與企業共同驅動產業創新。Quantinuum 的參與也顯示企業界正視東南亞市場為未來量子應用與測試的重要前哨。 5. **以人才培育為長期競爭基礎** NQO 與 Quantinuum 將共同推動教育、實習與研究計畫,培育熟悉量子開發框架(如 TKET、Guppy、Helios API)的新世代工程師,為新加坡建立長期技術自給能力,也為區域輸出人才培養模式。 - **生態系與未來展望** 新加坡與 Quantinuum 的戰略合作,不僅是一項設備部署計畫,更是一場量子生態的系統性建設。透過 Helios 的落地,新加坡將同時擁有 裝置即時可用(Hardware Access)、雲端延伸(Cloud Integration) 與 產業共創(Co-Development) 三大層面優勢,推動亞太區的量子應用進入實質發展期。此舉也展現出新加坡政府以 NQO 為核心的「量子國家戰略」已從政策層面轉化為具體執行力。未來,該國預計在 2026 年正式開放 Helios 節點給國際研究機構使用,進一步吸引跨國企業在地投資量子應用研發。同時,NQCH 將持續擴展產學合作與人才交流,形成由「教育 → 研究 → 產業 → 政策」構成的量子循環體系。對台灣與亞太鄰近國家而言,這是一次關鍵的合作契機:可藉由 NQO 與 Quantinuum 的開放生態參與跨境研究、共享雲端資源,並培育能直接對接 Helios 環境的開發人才。這場跨國合作象徵著量子運算正逐步從歐美中心轉向多極化發展,而新加坡正成為亞太量子創新的新支點。 👉[完整文章](https://reurl.cc/xKG9Me) --- ##

Classiq 登上 AWS Marketplace:加速企業量子採用與雲端整合

Classiq on AWS Marketplace
量子中介層軟體走向企業主流雲端工作流程

2025 年 11 月 5 日,以量子軟體開發平台聞名的 Classiq Technologies 宣布,其完整的 量子開發環境(Quantum Algorithm Design Platform) 已正式登上 Amazon Web Services(AWS)Marketplace。這意味著企業與研究機構現可直接透過 AWS 平台使用 Classiq 的工具進行量子電路設計、模擬與雲端部署,無須額外安裝或設定,即可在熟悉的雲端生態中啟動量子開發工作流程。此舉被視為推動「企業級量子採用(Enterprise Quantum Adoption)」的重要一步,也象徵量子軟體正逐漸與主流雲端運算架構全面接軌。 - **技術與整合亮點** 1. **端到端量子開發環境** Classiq 的雲端版本支援從高階模型設計(model-level synthesis)到低階量子閘編譯(circuit-level transpilation)的全過程開發。使用者可在 AWS 上完成電路生成、模擬與資源估算,並直接接入 Amazon Braket 執行真實量子硬體實驗。 2. **多雲/多供應商相容** 除 Amazon Braket 外,Classiq 仍維持與 IBM、IonQ、Rigetti 等量子後端的兼容性。這讓企業能在單一介面內進行多平台比較測試(benchmarking),建立最具成本效益與精度的量子部署策略。 3. **企業級 API 與安全** AWS Marketplace 版本新增企業級 API 權限管理、身份驗證(IAM integration)與資料加密支援,使量子演算法開發可無縫納入企業現有安全政策與 DevOps 流程。 4. **雲端彈性擴展** 透過 AWS EC2、Lambda 與 Batch 支援,Classiq 用戶可根據需求動態擴充模擬與優化運算資源,適用於大型化學模擬、機器學習或最佳化任務。 - **為什麼這值得關注?** 1. **量子 × 雲端全面融合** Classiq 的上架意味著量子開發正式走入企業主流雲端工作流程。過去量子計算多需專門安裝 SDK,如今企業可在 AWS 控制台中一鍵部署,降低採用門檻。 2. **推進企業級落地** 對製造、金融、藥物與能源等產業而言,Classiq 的可程式化建模介面讓資料科學家與工程師可在不具備量子背景的前提下,快速生成可執行電路,縮短從構想到原型的時間。 3. **中介層標準化** 隨著 Classiq、Qiskit Runtime、Braket SDK 等平臺相繼成熟,業界正逐步形成統一的「量子中介層(Quantum Middleware Layer)」,讓軟體開發與硬體供應分層協作,推動整體生態擴展。 4. **全球分發通路** 上架 AWS Marketplace 使 Classiq 立即接觸全球上萬家企業與科研單位,用戶可按需付費(pay-as-you-go)試用或長期部署,實現軟體與基礎設施的彈性結合。 - **生態系與未來展望** Classiq 與 AWS 的合作象徵量子運算正從「研究導向」轉為「產品導向」,企業能以熟悉的雲端工作流程進行演算法設計與驗證,逐步將量子模組整合進日常運算環境。未來,這類平台化工具將成為量子採用的關鍵推力——從原型驗證(PoC)到大規模生產(Production Deployment),量子軟體將以 API 形式進入企業數據中心與 AI 平臺。AWS 也預期在 Braket 生態中推動更多中層軟體合作夥伴,打造從開發、測試到部署的一站式量子雲端解決方案。對於台灣與亞洲開發者而言,這提供了新的國際合作窗口:可直接於 AWS 雲端環境中試用 Classiq,建立跨平台的量子應用實驗,並加速本地量子軟體團隊與全球產業鏈接軌。 👉[完整文章](https://reurl.cc/Vm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