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保護未來:認識雜湊式加密在量子抗性中的角色

作者:
Ethan Chen
閱讀時間:
5
分鐘
# 保護未來:認識雜湊式加密在量子抗性中的角色 ## 面對量子威脅,我們該怎麼做? 為了防禦量子計算攻擊,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正透過「後量子加密(PQC)」標準競賽評估多種具抗量子能力的加密演算法。 **雜湊式加密**便是其中一種受關注的方案。但什麼是雜湊式加密?為什麼它被視為安全?它目前如何被應用?未來又將扮演什麼角色? ![Hash-Based-Cryptography-2](https://hackmd.io/_uploads/BkermLSHeg.png) ## 什麼是雜湊函數? 雜湊式加密是一種將任意資料轉換為混亂、不可逆碼的方式。 例如,你輸入電子郵件、密碼或文件,雜湊演算法會將其轉換為一串固定長度的字元,這稱為「雜湊值」。 這是一種**單向運算**,也就是說,無法從雜湊值反推出原始資料。 ## 密碼學雜湊函數的特性 要能保護資料,好的雜湊函數需具備以下特性: - **一致性**:相同輸入永遠產生相同的輸出。 - **唯一性**:不同輸入不應產生相同的輸出(避免碰撞)。 - **敏感性**:輸入稍有變化,輸出應產生巨大差異。 - **運算快速**:不可太耗時。 - **不可逆性**:從輸出無法推算原始輸入。 例如輸入: > "Hello from BTQ!" 其 SHA256 雜湊值為: > `f217b2e62017882bd5df14ba7cc2993f9ebd446ff4b89623e96cd97c1e9cecc6` 無論輸入多長,輸出長度都相同。 ## 雜湊式加密的應用 雜湊式加密已廣泛應用於日常資訊安全中: - 驗證檔案是否遭竄改(數位封印) - 安全儲存密碼(難以反推出原文) - 建立 SSL 網站安全憑證 - 軟體下載的完整性驗證 - 區塊鏈:每個區塊的安全性與鏈的連貫性依賴雜湊函數 在金融與醫療等需高度保密的產業中也廣泛使用: - 金融:確保交易未被竄改 - 醫療:病歷資料雜湊處理以保護隱私 由於歷史悠久且歷經攻防實測,雜湊加密被視為值得信賴的工具。 ## 量子運算的挑戰 量子電腦的興起對資安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 - 量子電腦不是傳統電腦的升級版,而是基於**量子力學原理**運作。 - 演算法如 Shor 可快速破解 RSA 等現有加密。 - 目前需要超級電腦數千年才能破解的加密,在量子電腦面前可能幾小時就完成。 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新的抗量子加密方法。 ## 雜湊函數的量子抗性 目前研究表明,相較於 RSA 或 ECC 這類基於數學難題的加密法,**雜湊函數並無顯著的量子破解途徑**。 - 雜湊演算法**不依賴質因數分解或離散對數問題**,這是其優勢。 - 即使使用量子電腦,也無法輕易反推出雜湊輸入。 Grover 演算法雖可對搜尋過程提速,但僅具**平方根效應**(而非指數效應): - 若要搜尋 2^128 次,量子電腦可將其降為 2^64 次。 - 解法:將雜湊長度或金鑰長度加倍,即可恢復原本的安全性。 NIST 也認可雜湊式加密的潛力,2022 年選定了無狀態雜湊簽章 SPHINCS+ 為未來標準之一。 ## 雜湊式加密的未來 雜湊加密不是唯一的抗量子方案,還包括: - 格基加密(lattice-based) - 碼基加密(code-based) - 多變量多項式加密(multivariate) 但雜湊加密的**簡單性與成熟性**使其成為首選之一。 ## BTQ 的 Preon 與雜湊式加密 BTQ 開發的 Preon 基於雜湊函數與錯誤修正碼的假設設計而成。 BTQ 首席密碼學家鄭振牟指出:
「沒有安全的雜湊函數,就沒有安全的數位簽章系統。」
Preon 將雜湊函數納入設計核心,抵禦量子攻擊,並採用開放方式發佈,以供密碼學界審查。這也與全球加密標準對公開透明的要求一致。 ## 結語:雜湊式加密在量子時代的價值 量子科技雖將帶來醫療、材料、能源等領域的突破,但也帶來新的資訊安全威脅。 在此關鍵轉折點,發展並實施**抗量子加密方法**(如雜湊式加密)將是保護敏感資訊與通信安全的關鍵。
課程目錄